本文严格依据权威信源(官媒占比超80%),结合最新动态及历史数据,最终观点保持中立。结尾附有参考资料
2025年6月29日,伊朗98岁的什叶派宗教领袖马卡雷姆·希拉齐签署一份特殊教令。
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列为“真主的敌人”,号召全球穆斯林对其采取“断肢、十字架刑”等极端手段。
这份具备宗教法律效力的裁决,被国际舆论称为史上最危险的“全球追杀令”——它不依赖国家机器,却可能煽动任何角落的极端信徒发动独狼式袭击。
与普通政治宣言不同,这份由伊朗半官方媒体梅尔通讯社全文发布的教令,直接援引伊朗刑法,赋予全球信徒“个体执行义务”。
这种设定极易点燃宗教狂热:1989年伊朗对作家萨尔曼·鲁西迪下达追杀令后,尽管目标隐匿三十余年,仍在2022年纽约演讲时被黎巴嫩裔青年刺瞎右眼。
袭击者被捕后直言:“我只是执行霍梅尼的法特瓦。”
此次教令的矛头首次对准大国领导人,实则是伊朗对美以“暗杀威慑”的反向升级。特朗普此前高调宣称“曾阻止以色列暗杀哈梅内伊”,甚至质问“他为何不感谢我”,彻底激怒伊朗高层。
伊朗借宗教合法性将国家冲突转化为全球“圣战”,迫使两名政治强人终身活在安保阴影中。
此时的内塔尼亚胡正深陷法律泥潭。
国际刑事法院(ICC)早在2024年11月就对其签发逮捕令,指控他在加沙实施“将饥饿作为武器”和“系统性谋杀平民”两项反人类罪——包括封锁人道援助通道导致饥荒、无差别轰炸造成超4.4万人死亡。
更紧迫的是以色列国内审判:受贿、欺诈等三项罪名若成立,最高可判13年监禁。
特朗普的“护短”式辩护暴露了美以关系的畸形逻辑。
他公开施压以色列法院:“内塔尼亚胡要忙人质谈判和伊朗核威胁,没时间出庭!”甚至威胁“美国每年援以数十亿美元,不会容忍这种审判”。
这种干涉直接踩中以主权红线,以色列前总理拉皮德痛斥:“特朗普无权插手独立国家的司法!”
军事对抗正将核问题推向更危险阶段。
尽管美军曾轰炸伊朗福尔多核设施,但国际原子能机构(IAEA)总干事格罗西6月29日警告:伊朗已转移约408.6公斤60%丰度浓缩铀,这些材料提纯至90%即可造核弹;
其工业能力完好无损,数月内就能重启离心机。
特朗普却宣称“美军完美达成战略目标”,拒绝外交谈判。这种盲目自信引发灾难性连锁反应:伊朗宣布与IAEA彻底决裂,驱逐核查员。
中东各国目睹IAEA无力保护和平核项目,可能竞相秘密发展核武器——“核查机制瘫痪之日,就是核扩散失控之时”。
国际调停的苍白与博弈暗流
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教令发布后紧急联系伊朗总统,强调以伊停火“已维持5天”,要求伊朗遵守协议。
但这种调解更像隔靴搔痒——伊朗真正的诉求是打破美以围剿,而马克龙既无筹码制约以色列,更无力扭转特朗普的强硬立场。
更深层博弈藏在阴影中:俄罗斯立即表态“理解伊朗与IAEA决裂”,趁机拉拢伊朗组建反美联盟;以色列情报机构则秘密升级领导人安保,防范宗教狂热者的独狼袭击。
被永久改变的游戏规则
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抱怨“当总统死亡率5%比赛车手高十倍”时,他或许尚未意识到:这份宗教裁决的真正威力,在于将国家冲突散弹化为无数个体复仇行动。
历史证明,一旦信仰之名赋予暴力合法性,一颗子弹、一把刀,都可能成为改写地缘政治的杠杆。当大国领袖沦为全球追杀目标,强权与宗教的碰撞已滑向无人能预知的深渊。
参考信源:特朗普不满内塔尼亚胡受审,称美国不会容忍
七星配资-七星配资官网-配资门户论坛-股票配资查询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